2022年9月1日开学日,在浙江宁波的一所小学里,一道别类的“风景线”十分亮眼:这所学校的学生在开学这天拎着大包小包易拉罐、矿泉水瓶到学校“展示成果”,并将它们堆在指定地点等待收运车辆来回收。
据了解,这些空瓶子的来源,有的是学生们暑假里喝剩下的矿泉水瓶、从小区花坛里捡来的饮料罐,甚至是过年时家庭聚餐留下来的塑料瓶。据悉,今年学校总共回收瓶罐16万余个。
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,宁波市一直非常重视垃圾分类的校园教育工作,依托“课堂教学、校园文化、社会实践”三大平台,推出宁波校园垃圾分类模式。
实行垃圾分类,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环境,关系到节约使用资源,也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,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。让学生从小养成垃圾分类、爱护环境的习惯,绿色环保理念从孩子开始传递,更有利于全社会的环保事业。
全国各地在推动垃圾分类“从娃娃抓起”方面都有所行动。2022年5月,陕西省住建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》,《实施方案》明确提出垃圾分类切实从娃娃抓起,以在校学生为重点,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容,开展 “生活垃圾分类普及月”等活动;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年度整体评估内容,建立奖惩制度,定期对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评估;积极开展 “小手拉大手”等知识普及和社会实践活动,实现 “教育一个孩子,影响一个家庭,带动一个社区”的目标;构建全省团组织整体联动机制,鼓励各级团组织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“青年文明号”“青年岗位能手”等创建评选活动,加快对宣传、培训等各类志愿者队伍的培养,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行动,引导动员家庭参与,倡导绿色生活方式。
《实施方案》还提出,教育引导群众普遍参与推进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率先垂范,广泛动员各级公共机构开展 “五个一” (参加一次培训、开展一次活动、督导一个单位、带动一个家庭、联系一个社区)志愿服务行动,努力营造 “志愿者示范先行,干部职工共同参与”的工作氛围推广“46城万人志愿者”活动经验做法,推动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 “万人志愿者”活动;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,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,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,促进居民习惯培养;统筹各方力量指导督促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、家庭和个人,依法履行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义务。
此外,江苏省6月出台了全国首部以生态文明教育命名的地方立法——《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办法》,《办法》提出,村民委员会、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可以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,面向村(居)民开展生态文明教育。鼓励通过制定村(居)民生态文明公约、推广垃圾分类、促进节能减排、厉行节约用水、杜绝餐饮浪费、举办生态文明讲座等形式,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。
垃圾分类意义重大,全社会形成持续、良好的分类习惯,需要配套的法律制度,更需要日常生活中恒久的坚持。
扫码关注公众号,获取再生资源大数据的最新消息